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医保创新药“灵魂砍价”后缘何“进院难”?
医保创新药“灵魂砍价”后缘何“进院难”?
发布:
11-16
分类:
医疗医学
医药网4月9日讯 日前,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2018-2019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肿瘤创新药,在1420家样本医院中,进院比例约为25%。这组数据引发了关于“创新药进医院难”的热议。 这组数据如何得出?为什么会出现创新药“进院难”?医疗机构配备药品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打通进院“最后一公里”?记者采访了专家与业内人士。
进院比例合理吗?
经向中国药学会了解,该数据的计算方法并不合理,其将全部等级和类型的
纳入统计范围。实际上,很多医院并不具备为肿瘤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与治疗药品的能力,如一些基层医院、非肿瘤类的专科医院等,因此其得出的肿瘤创新药进院比例较低。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认为,在适当的样本医院范围内,医院药品的进院比例可以显示药品进院和使用情况,但不能作为评价药品可及性高低的唯一
。 “不同药品的进院比例本身就会存在差异。”胡善联说,每种药品都有与其自身特点相符的进院比例,即使一些药品上市很久,其进院比例也会保持低位。
缘何创新药“进院难”?
“进院药品需要药事委员会进行筛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说,自2018年医保目录开始调整后,不少创新药进了医保,但进医保并不等于立刻进医院。 那么,影响医疗机构配备药品的因素有哪些? ——临床对药品需求程度。“某种药品能否被医院配备,主要取决于医院临床治疗方面对该药品的需求。”胡善联认为,一般情况下,医院专业治疗强的领域越广泛、临床需求越迫切,相应的药品配备率越高。 ——医院自身成本考虑。在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后,客观上药品配送、储存及损耗等都成为医院成本。 ——医院考核压力。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政策,但个别地区对公立医院考核中,依然将谈判药品纳入“药占比”等考核指标,影响公立医院配备创新药的积极性。 ——医院已配备药品种类存量。“对一些已足额配备药品的医院来说,新增药品意味着需调出相同数量的品种。”胡善联介绍,800张以上床位的公立医院,所配备的药品品规数不得超过1500种。 ——同类药品的竞争。在同治疗领域内,相同治疗机理、不同厂家的药品数量多,药品配备进院面临着竞争,最终影响配备情况。 “近三年来,医保药品目录每年都有调整。”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丁锦希说,正是因为调整频率加快,新准入目录的药品数量增加,所以进院压力大、进展慢的问题才逐渐显现。可以说,“进院难”是医保改革后出现的“阵痛”。
创新药“进院”并非一蹴而就
专家表示,相较于临床时间长的药品,新上市的创新药进院时会耗费更多时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接纳新药需要时间。“创新药进医保,既可以弥补用药空白,也能增加患者的选择范围。”丁锦希说,但新药从上市到被接受和使用需要时间,包括临床医生对新药的认识、临床用药指南与规范的形成与修订等因素,都会对新药进院产生影响。 “进院也是一种竞争。”君实生物总经理李宁说,有些药品在没有进入医保前,就被医院临采并使用,在进入医保后进院相对会比较容易,但如果医院从未
过某个品牌的药品,进院时考量的因素会更多。 ——新药配备按梯次推进。专家表示,相较于未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医院配备会明显加快。从机构规模上,技术水平高的大医院先配备,随后是中小型医院;从地域分布上,医疗资源集中的大城市率先配备,中西部地区随后。 “创新药是新药,随着临床对新药认识和接受程度的提升,采购医院的数量和用药患者的数量会出现提升。”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说,以2019年谈判新增的70个药品为例,在2020年第四季度,用药人次涨幅比第一季度超1倍的药品达61个。
如何打通进院“最后一公里”?
为解决参保人员用药难的问题,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探求可行之法。 四川省对国家谈判药品实行单行支付药品管理,将价格昂贵、用药人群特定、用药指征明确、限定用量的药品纳入单行支付管理。在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中,四川省将88个药品纳入单行支付管理,包括治疗罕见病肺动脉高压的马昔腾坦、治疗乳腺癌的帕妥珠单抗等。 “由于罕见病患者数量少,罕见病药品的临床使用和医院配备会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丁锦希说,此类药品可以实行特药管理,确保老百姓有渠道买到药。 同时,多地充分利用零售
的灵活性,采用医保药品在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共同供应的方法,保障参保人员用药可及性。 樊嘉认为,打通创新药进院“最后一公里”需要政府、医院、药企等多方面的联合努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为医疗机构松绑;药企也要加强对临床医生的指导,让他们尽快熟悉创新药;同时,医院也应当推动院内
结构优化升级,以药品保障水平带动诊疗能力提升。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江苏:32个大品种降价,最高63%
|
下一篇:
苑东生物发威!$17亿抗凝药将拿下
相关文章
造影剂TOP10排位生变 恒瑞、科伦拿下首仿
2023-11-22
秦艽产大于销,旱情成为影响行情关键!
2023-11-17
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
2023-11-28
2023年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2023-11-24
京沪粤鄂:创新国采“典型续标模式”
2023-11-19
国家药监局关于对乙酰氨基酚口腔崩解片处方药
2023-11-28
随机文章
3款销量增长超100% 这20个中成药卖得最好
复杂注射剂开发争夺战,恒瑞、齐鲁、绿叶、石
111个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已获批上市 老赛道新血液
知名药企因垄断受重罚 恶意哄抬药价将迎监管重
1700亿市场将爆发!中药饮片TOP20排位生变
老百姓三季报:营收超160亿,门店13065家
40亿心脑血管中成药诞生!14个独家品种“霸屏”
北京药企挺进高血压药TOP10 上市募资超16亿
国家药监局注销天智航医疗等企业医疗器械注册
广东省零售药店哨点监测工作规范指引(2022年第
河南安阳:内黄县全力打造百亿级康复产业集群
儿童用药不受“一品两规”和总品种数限制
200亿心血管化药零售市场崛起 两大超20亿产品“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瓜分2440亿美元市场蛋糕 谁会是国内CXO独角兽?
2022年一季度磁疗设备招采报告出炉,这省最活跃
国采进入第五批,一线代理商选品五大变化!
269个药品可超说明书使用,阿达木单抗、奥沙利
践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持续提升医疗
9亿口服降糖药伏格列波糖 江苏药企首家过评
19家医药企业被开罚单,竟查出了这些“猫腻”!
4个厂家,3个国谈仿制药确定集采限价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