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2021年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销售额达12973亿元 生物药
2021年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销售额达12973亿元 生物药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2021年随着国内的疫情逐步缓和,中国的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市场需求回升,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医药产业中,在政策的驱动下,医药健康产业处于深刻的变革中:一方面,国家对医药健康产业尤为重视、鼓励创新、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等因素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给药品生产企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加速,行业不确定因素仍较高;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常态化开展,越来越多药品纳入集采,药品价格下降明显,仿制药业务进一步承压;按病种付费模式持续推进,合理用药监测与考核体系日趋完善等因素为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药品销售实现恢复性增长,与2020年相比增长7.2%,销售额为12973亿元,但大部分药品类别的销售额均未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2017-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药品销售额及增长情况图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生物药大涨19.8%,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从药物类型分布来看: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的占比最大,超过65%;其次是中成药接近20%;生物药的占比相对较少,但生物药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市场地位不断提升,且2021年销售额的增速达19.8%,远高于化学药和中成药的增速。 生物药:近年来,国家把生物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持续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同时随着技术创新、企业的重视以及居民保健意识增强等因素的驱动,2021年中国生物药市场销售额大幅增长,增幅达19.8%,销售额占比也不断上升,其增长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国家谈判目录内的品种大部分为生物制药,这些品种实现了以价换量,销售额大幅增长;二是近年来生物制品中新上市的创新药相对较多,尤其是抗肿瘤抗体类药物;三是生物药为市场需求较大,药品使用量相对较多的药品类别,新冠疫情影响减少后,市场需求得以释放。随着2021年第六批胰岛素专项集采的到来,生物药集采打响了第一枪,生物药国家集采大势已定,集采政策将会对生物制药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化学药:2021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减小,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的市场受诊疗人次的增加正逐步恢复,但同时伴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执行、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逐步常态化、国家谈判品种降价、医保控费趋严等因素的影响,化学药的销售额呈现小幅上升的态势,与2020年相比增长5.6%,但销售额占比仍呈逐年下滑的趋势。 中成药: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传承创新的总基调不变,发展中
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
的发展。但近年来中成药的市场不振,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较大,2021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步减少,中成药在公立医疗机构的销售也逐渐恢复,销售额同比上升4.9%,但2021年中成药的销售额占比仍呈下降趋势。随着部分中成药品种纳入省级联盟集采并陆续落地执行,这将会给中成药今后在公立医疗机构的销售带来一定的影响。 2017-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各药品类型销售额占比及同比增长情况分布表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近十年仿制药的增速首超原研药,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原研药受到挑战
仿制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69.09%上升至70.23%,市场地位有所提升。仿制药的销售额与2020年相比增长7.40%,近十年来首次超过原研药的增速,国产替代加速。 原研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占比为三成左右,与2020年相比略有下降。原研药品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消化系统(糖尿病)、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治疗领域,其产品均属于市场中具有创新性的治疗性药品,市场需求大,但近两年受集采政策的影响大,仿制药中选品种对原研药品种的替代趋势明显。 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占比及同比增长情况分布表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公立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增长,用药金额反弹,三大终端未回归疫前水平
中国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公立医院的诊疗人次大幅增加,2021年1-11月公立医院的诊疗人数与2020年1-11月相比增加28.3%,其中三级医院增长幅度最大,达37.8%;诊疗人数的增加使得公立医院药品的销售额也恢复性增长。城市公立医院是患者就医的主要渠道,其用药类别主要以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重症、大病以及急症的治疗性药物为主。刚性的用药需求使得城市公立医院2021年的药品销售额迅速恢复,同比上升幅度较大;县级公立医院的销售额与2020年相比增幅相对较小,为5.6%。 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慢性疾病管理中心,慢性病用药在该渠道中占主导地位,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推进以及
的药品销售渠道下沉等因素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用药市场增长,2021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药品的销售额稳定增长,与2020年相比增长6.4%;乡镇卫生院的用药以常见病、多发病用药为主,新冠疫情发生后,人们更加注重健康与卫生,使得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人数减少,因此乡镇卫生院的销售额在2021年仅增长6.2%。 综上可见,尽管公立
的诊疗人次(2021年1-11月)比疫前(2019年1-11月)有所增长,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四大医疗市场的用药金额均有反弹,但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外的三大市场的用药金额并未回归至2019年的水平。 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四大渠道销售额的占比及同比增长情况分布表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集采政策不断推进,对行业的影响深远,但逐步趋于理性。 医药行业是高监管行业,受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集采政策。 2021年是第1批4+7集采、第1批4+7扩围集采、第2批、第3批、第4批以及第5批全国集采品种的执行期,共涉及184个通用名品牌。从集采执行期已超过一年的第1批4+7扩围集采和第2批集采品种在公立医疗机构的销售变化看:两批集采的通用名品种的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均达到40%以上,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选品种由于中标价的大幅下降,导致其销售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二是非中选品种实行阶梯降价,同时在受到中选品种的市场挤压,销售量大幅下滑,同时叠加疫情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整个通用名销售金额的大幅下降。 整体来看,两批次集采品种中,非中选品牌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达到50%以上,中选品牌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下降幅度也超过25%。细分到单个品种来看,由于产品针对的治疗领域、本身属性以及市场基础不同,在集采执行后的市场表现也有较大的差别:如中选的“光脚”品牌在集采执行后的销售额大幅增长;中选的原市场基础较好品牌,市场销售额也会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凡未中选品牌的销售额一定会大幅下降,尤其是未中选的仿制
牌。 第1批4+7扩围和第2批集采品种在公立医疗机构执行期的销售表现情况表 注:第1批扩围执行期按20Q1-20Q4全年计算,同比增速计算期为19Q1-19Q4全年;第2批执行期按20Q2-21Q1滚动年计算,同比增速计算期为19Q2-20Q1滚动年。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因生物药需求增长和诊疗人数增加,促使相关品类的增长幅度较大
从化学药(含生物药)各治疗类别的销售额占比分布看:急、重症用药如抗肿瘤免疫调节药以及慢性病用药等刚需用药的销售额在公立医疗机构的占比均较高。 从2021年化学药(含生物药)各治疗类别的销售额的同比增长情况看:各治疗类别的药品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增长幅度达到10%以上的治疗类别主要来源于两种类型的领域:一类是市场中患病人群不断上升但现有药品尚未完全满足需要,且近两年有新的生物药上市的品类如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感觉系统药物、皮肤病用药以及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等;另一类是因新冠疫情影响减少而医疗机构诊疗人数增加带来对药品需求增加的品类(如呼吸系统用药、杂类等)。增长幅度较低的品类主要为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较大的治疗领域:如受国家集采影响的主要品类有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心血管系统药物等;受抗生素限售影响的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受国家重点监控用药目录影响的神经系统药物。 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含生物药)各大类的占比及同比增长情况分布表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从中成药各治疗类别的销售额占比分布情况看:受诊疗人数回升的影响,与2020年相比,销售额增长幅度超过10%的有儿科用药、皮肤科用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和神经系统用药。急、重症用药及慢病用药类别的增长幅度均相对较低,如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肿瘤疾病用药、泌尿系统疾病用药及妇科用药等。 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各大类的占比及同比增长情况分布表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藁本价格触底反弹,库存将拖累行情上行!
|
下一篇:
百亿肝素市场再创新高!9款产品大涨,鲁南、红
相关文章
中疾控专家:现阶段来看XBB毒株难以形成大规模
2023-11-23
2021年获批上市重点治疗领域药品品种一览表
2023-11-22
进攻8000亿市场!26款1类新药登场 54个新品冲刺上
2023-11-28
习近平关于中医药的指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为
2023-11-19
耗材集采招式凌厉 行业经营生态正发生改变
2023-11-22
由后付制转向预付制 门诊支付方式应该如何改?
2023-11-17
随机文章
44个集采品种开始续约 超十亿大品种进退抉择
降脂“一哥”止跌!新药暴涨165%,10亿大品种承
疫情已经持续两年了 新冠肺炎治疗进展如何?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消化系统中成药再迎1类新药 Top10(附名单)
“柴达木粮仓”:枸杞采摘让农民走出富民“幸
太极集团荣登2020年OTC生产企业榜单 多产品排名榜
抗肿瘤中成药1类新药来袭,冲刺10亿大品种!
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超300万,逾九成受访者不知可
软紫草禁止采挖,价格大幅上涨!
国家药监局批准10个医用氧产品上市
贵州医药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重点药物 全力保障群
关于增设吉林省珲春口岸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的
江中药业手握超10亿品牌 研发投入暴涨五成
+5%!医疗保障惠民生 完善体系建设让百姓更有“
海南省药监局积极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研
国家药监局通告加强放射性药品管理有关事宜
健康元拿下超10亿吸入剂 新一轮国采再添猛将
国家卫健委:正指导各地加快发热门诊建设
抗肿瘤注射液首家过评 山东药企即将获批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盐酸赖氨酸注射剂说明书的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