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医药类中概股加速回归,主力部队与更大的“瓜
医药类中概股加速回归,主力部队与更大的“瓜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随着境内外市场IPO政策以及投资环境、交易监管等不断变化,境内外投资者的喜好也发生着变化:当初义无返顾地奔着种种目的赴美上市,如今又因种种原因争相回归;当初上市是正确选择,如今退市回归同样是正确选择;积极登陆境外市场IPO,与主动回归国内市场这两种看起来南辕北辙的经济现象,也在同时发生着。
01
、
回归潮“棋至中盘”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在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交易的大健康企业有31家。与国内上市公司的风光无限不同,在美上市的中概医药股这几年普遍不顺,其中约1/3有“被退市”之虞,还有一些因为新药研发风险频发、长期盈利无望、投资者热钱骤冷等逐渐被市场抛弃,也游走在“被退市”的边缘。 今年6月,创新药企康乃德生物与老牌药企惠普森医药先后因过去连续3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美元,被交易所予以“退市警告”。事实上,自2021年底开始,美国生物医药业就陷入持续低迷,已上市公司交投清淡、股价惨淡维持,新上市公司股价暴跌,拟上市公司则为未知的前途与“钱途”担忧,投资者对生物技术的投资兴趣与热情随之断崖式下降。 据CB Insights统计,2022年一季度美股IPO数量仅6起,同比下降了60%,以致有91.8%的大健康企业悲观地表示“非常不看好2022年美国二级市场”。 “回归”的念头还来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外国公司问责法》为由对中概股强力施压。2022年3-5月,美国SEC将148家中国企业列入“预摘牌名单”和“确定摘牌名单”,其中涉及大健康企业14家。这些被SEC列入“黑名单”的大健康企业,都是市值排名TOP20的医药中概股,有9家为创新药领域企业。 如此看来,自2018年下半年兴起延宕至今的中概股回归潮,不过是“棋至中盘”,主力部队与更大的“瓜”还在后面。
02
、
“回A”或是最好选择
对于在美上市的我国31家大健康企业来说,回归A股不是唯一出路,但或许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首先,目前境内市场尤其是A股比境外市场更具有吸引力,上市大健康企业更具发展与想象空间。尤其是对创新药企,境外高估值、境内低估值的“洼地效应”已成为历史。以前境外上市确有门槛低、上市快、融资易等优点;但最近几年,中概股在境外市场热钱退潮下估值普遍不高,市场与投资者关注度下滑,中概股屡遭海外做空机构恶意狙击等,严重打击了相关企业的境外上市交易热情。 其次,境内外市场普遍存在的估值差,使中概股私有化后回归上市的套利空间极具诱惑力。这与市场的定位与发展程度、投资者构成、投资偏好等有关。通常,医药类上市公司在成熟市场的估值低于新兴市场。 第三,随着注册制在A股落地,国内市场容量放大,高科技中概股上市不再“难于上青天”。国内板、科创板实施注册制,尤其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落地,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企业排队发行的等待时间也大为缩短,拉开了中概股回归序幕。国内A股、港股市场给拟上市创新药企更高的PE与估值,更让有意回归的中概医药股怦然心动。 第四,对此前已投入巨资的PE/VC来说,舍冷趋热、喜新厌旧是习惯性操作,其乐见中概医药股回归并分享此中成果。而且,私有化回归A股主要在股东层面操作,对之前引入的PE/VC投资和境外IPO融资而言没有太大影响,不会出现融资到手再退回去的情况,也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发展。 以医械中概股迈瑞医疗为例。早在2006年9月迈瑞医疗在纽交所上市直到完成私有化退市,期间在美挂牌交易近十年,营收逐年稳步上升,但始终不受美国投资者待见。数据显示,在纽交所挂牌期间迈瑞医疗的市盈率约为18倍,市值约223亿元人民币;而同期在国内上市的医疗平均市盈率为58倍,相差2.2倍。迈瑞医疗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在高端医械领域有实力与国外企业一较高低的研发驱动型企业,主要市场、客户均在国内,其在国内市场上市不仅更受资本热捧,也能创造广告与品牌效应。 迈瑞医疗于2015年6月启动私有化,2016年3月私有化完成并退出美股市场,2018年10月16日即在深圳创业板挂牌上市,并创造了当时创业板最大规模IPO记录。截至2022年7月6日,迈瑞医疗总市值高达3928亿元,是当年在美市值的17.6倍,其业务规模、市占率等也实现了突破性增长。
03
、
科创板虚席以待
目前是中概医药股回归的极好时机。无论是在美上市多年股价低位盘桓的尴尬与融资功能几近丧失的窘境,还是美国资本市场山雨欲来风满楼、投资机构对大中概股等概念热情散去,以及来自美国SEC的压力,都使得中概医药股加速回归成为必然选择;而国内市场从制度到架构、从机构到个体投资者都做好了充分准备。 中概医药股回归有国内A股市场、港股市场两大目的地备选,主要有三条途径: 1.私有化再上市。该方式融资成本高,实施难度也较高,完成时间相对较长。早前中概股普遍采取这一方式完成回归。 2.双重第一上市。其特点是实施难度大,上市公司须满足两地市场的上市与监管要求。不过,随着国内市场对上市企业的包容度、接纳度大幅提升,越来越多中概医药股选择这一方式回归国内市场。上市板块则有科创板、创业板两个选择,其中科创板被公认为是最好的中概医药股回归承接平台。好消息是注册制已经落地,科创板、创业板IPO难度降低,上市进程大为加快。 3.保持在美上市地位,回归时选择第二上市。该方式较方便快捷,一般首选港股市场为目的地,港交所为接纳大批企业回港上市已取消“第二上市是否满足创新产业”的要求,并放宽了第二上市的行业限制,降低了中概股回归的门槛。 作为我国最具竞争力、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创新药企之一,百济神州无论是当初IPO还是后来的回归,都堪称标杆。百济神州于2010年创立,2016年2月在当时资本寒冬下顺利融资1.82亿美元,成为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本土生物科技公司;2018年8月登陆香港联交所,IPO募资9.02亿美元;2021年12月15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A股发行价192.60元/股,募资总额221.6亿元人民币,百济神州也成为全球首家同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三地上市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百济神州PD-1“出海”延期!中国Biotech国际化路径
|
下一篇:
权威人士回应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五大关切
相关文章
国家卫健委: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
2023-11-24
北京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 线上销售药品须
2023-11-28
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3-11-25
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出炉
2023-11-25
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
2023-11-22
需求反弹,白芷价格大幅上涨!
2023-11-24
随机文章
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上市
国家医保局公布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
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江苏: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用品保供稳价工作的
国家卫健委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
关于检查结果互认 国家新规定来了!
网上药店销售TOP20:20亿“神药”跌落
大型连锁药店正在筹集资金,药店并购加速!
首仿!齐鲁制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过评
四川汇宇猛攻高端注射剂 普乐沙福注射液斩获英
去年节省1.5亿 新疆兵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患者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
保健品热卖、商家号称量身定制 自制食品药品安
正大天晴开挂!61款1类新药、7个重磅单抗霸屏
关于药品注册申请实施电子申报的公告(征求意
全民医保“灵魂砍价” 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耗材支付方式改革重点
扩围!新增17类集采耗材,降价潮来了
2022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外贸情况简报
新疆万亩金银花进入采摘季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
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多城市启动加强免疫
488家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27家营收超100亿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