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新冠疫情蔓延,能否拉动茯苓价格反弹?
新冠疫情蔓延,能否拉动茯苓价格反弹?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近3年,受产能下降、疫情需求快速拉动,茯苓价格连续上涨。但随着产能恢复,2021年秋季茯苓产新后行情出现拐点,2022年3月后价格更是大幅下滑。近期,吉林、上海等国内多地疫情蔓延,大量使用金银花、连翘和茯苓等中药材抗击疫情,那么,本波疫情能否拉动该品种行情反弹?
一、茯苓产地、市场走动情况
亳州市场:市场库存充足,茯苓受到产地行情下跌影响,货源整体走动缓慢,行情出现下滑。市场茯苓统丁价格30-34元(公斤价,下同),中心丁价格36-40元之间。商家积极出售,并不看好后市。 安国市场:近期寻货商家不多,持货商手中高价茯苓库存较多,因担心未来行情下滑,故积极出售,但整体走动不佳,市场价格下滑,行情回落。目前市场统丁在31-33元,中心丁价格36-39元。 玉林市场:市场茯苓货源充足,近期行情不稳定,价格出现小幅下滑,商家看淡后市。市场统丁价格31-33元,中心丁价格35-39元,高价刺激种植,未来产量不小。 云南茯苓产地经营商家介绍,进入3月后,产地茯苓价格持续走跌,目前产地茯苓统丁价格27-29元之间,产地库存充足,后市行情不容乐观。
二、茯苓经历三年高价后,进入下滑通道
图:茯苓2017-2022年市场价格走势图 2017年,茯苓产量增加,行情回落。2018年,有部分商家囤积茯苓货源,造成行情小幅上扬。 2019年初,茯苓行情转向平稳运行,进入产新期后,有消息称可种植面积减少,预计减产,遂行情出现反弹。2020年,鲜茯苓菌种畅销,种植者看好后市,基地、产地首先开始上涨,统丁涨到32-35元。 2021年整个中
价格普涨,茯苓价格也在高位运行,因近年价格高,种植面积大,去年产新后面临新货大量冲击产地、市场,行情开始回调。
三、茯苓产地多,产能快速恢复
茯苓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南、广西、贵州、湖北等地区,而云南边境、湖北与安徽交接地区、湖南周边地区的茯苓产量最大。其中,湖南靖州是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主供南方市场;安徽岳西也是主要产地加工集散市场,主供北方市场。南北茯苓形成三地产出,两地集中销售的局面。 国外诸如非洲也在发展茯苓种植,但受到疫情影响,供应并不稳定。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2020年茯苓产量在45844吨左右,2021年产量约为41605吨左右。 四、药食两用同时增长,茯苓用量增加 茯苓为药食两用品种,具备滋阴补虚、利湿健脾之效。 茯苓每年的药用、食用和出口的需求量都很大,从最近几年市场和产地销售情况来看,其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年用量高达30000吨-40000吨。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2020年茯苓用量在39524吨左右,2021年用量约为40800吨左右。
五、主要需求产品及企业分析
在中成药需求方面,通过对平台监控的7702种中成
种进行筛选,目前有362个中成药中含有茯苓,需求靠前的中成药是藿香正气系列、加味逍遥丸、六味地黄丸、归芍六君丸等。 茯苓需求靠前的中成药
分别是中国中药太极集团、广药集团中药一厂、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六、后市预判
1、环保要求等因素使得种植发展受限 要增加茯苓的产量,就必须扩大山地开荒,获取原木来发展茯苓种植,但目前各产地的松林管理依旧从严。 2、种植技术成熟一年两次产新 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茯苓生长周期已经缩短,下种后一般经6-8个月的生长即可采收,每年可产新两次,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几乎全年都有加工,货源可保证持续供应。 3、疫情将刺激需求阶段性增长 茯苓一方面是藿香正气系列的核心原料,疫情蔓延必然带动其需求增长;同时也是近两年热销的茯苓系列食品核心原料,如“茯苓膏”、“茯湿膏”,需求保持增长。 综上所述,虽然茯苓种植面积扩张受到一定限制,但高价刺激种植是不争的事实,2021年秋季产新后,该品种行情出现小幅下滑。但各渠道对茯苓折需求量巨大,整体库存又不多,行情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高。反而是在疫情需求刺激下,短期内茯苓行情有望止跌回稳,甚至小幅反弹。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风往哪儿吹?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报价策略
|
下一篇:
世卫组织专家评估会报告充分肯定中医药抗疫贡
相关文章
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
2023-11-22
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3-11-25
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出炉
2023-11-25
需求反弹,白芷价格大幅上涨!
2023-11-24
国家卫健委: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
2023-11-24
北京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 线上销售药品须
2023-11-28
随机文章
首仿!齐鲁制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过评
去年节省1.5亿 新疆兵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患者
488家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27家营收超100亿
2022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外贸情况简报
国家卫健委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
新疆万亩金银花进入采摘季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
四川汇宇猛攻高端注射剂 普乐沙福注射液斩获英
扩围!新增17类集采耗材,降价潮来了
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多城市启动加强免疫
大型连锁药店正在筹集资金,药店并购加速!
关于药品注册申请实施电子申报的公告(征求意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耗材支付方式改革重点
全民医保“灵魂砍价” 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保健品热卖、商家号称量身定制 自制食品药品安
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上市
网上药店销售TOP20:20亿“神药”跌落
正大天晴开挂!61款1类新药、7个重磅单抗霸屏
国家医保局公布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
江苏: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用品保供稳价工作的
关于检查结果互认 国家新规定来了!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
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