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十四五”期间 基层医疗将有哪些大事发生?
“十四五”期间 基层医疗将有哪些大事发生?
发布:
11-21
分类:
医疗医学
以前解决不了的,现在通过法律途径可以解决了。 基层医改一路走来历经坎坷,作为这一改革大潮的主体,基层医生深有体会。 年复一年,基层医疗从“
时代”迈入“体系化时代”。 如今体系化建设初具雏形,但随着体系化发展,基层医疗快步前进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逐渐浮现。 都说“水清则无鱼”,现在水大了、鱼多了,基层医疗原本稳定的生态系统被打破,难免出现一些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有些地区甚至存在大鱼抱团吃小鱼,这些乱象到底该如何缓解?
01
“十四五”城乡新规划,外有乾坤
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就《“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国家卫生
委基层卫生健康司监察专员傅卫指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从整体上来说,在全局工作中还是短板弱项,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基层医改的种种难题。这些问题《规划》都打算怎么解决?一些基层医生心里不免有些嘀咕:“一个《规划》如何解决这么多问题?” 这是个好问题,一个文件再大、再全,都不可能解决这么多问题。况且《规划》是一部提纲掣领的大文件,对于很多细节并未细致解读,这也让一些人对这部文件拿起的时候充满希望,看了半天没太看懂就又放下了。 既然问题都采取抱团的方式出现,解决办法自然也不能单枪匹马。“十四五”的计划国家苦心准备多年,对此早已超前布局,因为这个大问题需要很多解决方案,同时解决很多方面的问题。 下面,基层医师公社就带领大家探一探,看看《规划》背后都蕴含哪些玄机,在文件之外看不到的地方,国家又都做了哪些配套准备。在宏观政策背后,哪些细节是基层医生能够把握的,可以为他人、自己带来切身改变。
02
抱团吃小鱼怎么办?从人治转为法治
《规划》的基本原则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回应群众新期待新需求。 基层医改学者李林认为,基层医生也是人民的一份子,他们的需求同样需要被满足。最为恼人的就是给基层医生发工资的“医保钱”。当一些人管不住自己贪心的时候,法律是现在唯一制衡他们的武器。 下个月,国家会把保护医保基金的武器交给基层医生自己。我国《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举报处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基层医生无疑是最了解医保基金去向的人,也是最容易获得线索的人。只要能提供涉嫌违反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法律、
、规章的具体线索,法律会还大家一个公道。 只要举报人实名举报,有处理权限的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作出是否立案,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必须告知举报人。在执法机构同样受到强力监督的今天,很多案件都能得到及时处理,特别是证据确凿的案件,执法机构更是不敢怠慢。 对于是否会暴露的问题,也不必过多担心。并且文件对于举报人信息要求严格保密,经查实符合举报奖励条件的举报,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还会按规定予以奖励。 “报而不管”的情况全面得到缓解,医改也将进一步提升法治化水平。医改政策的落实,开始紧密联系法律,能够动用医保资金的机构和人员将得到强力约束。 基层医改即需要高层精心设计,也需要基层紧密配合。人民就是江山,医保基金的监管也是一场“人民战争”,推动医改的力量国家已经逐步下放给人民,如果发现问题且有可靠线索,就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03
“三共”原则,把编制差距缩到最小
《规划》明确要共建、共治、共享的”三共”原则,引导市场力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多方参与格局,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李林认为,“十四五”期间学三明是重头戏。三明为基层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赋予公立医疗机构经营管理和收入分配权。特别是编制为大家带来的困扰,在人多编少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差距的趋势愈加明显。 用劳动能力衡量医生价值,而不是用“位子”去衡量其价值。强化医疗服务的能力,弱化人员身份的占比,实行以事定费、以费养事、以事定岗和按岗聘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长期以来,公立医疗机构编制与福利捆绑在一起,没有编制的情况下,同工不同酬在所难免。而从各省的政策来看,架空编制逐渐成为主流,编制背后的福利与特权需要削减,甚至包含编外的医务人员政治地位、薪酬待遇等方面。 三明医改为这转变带来可能。现在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学三明的文件,将三明市场化机制运作进行复制,如果三明的收入一口价(年薪制)推进速度够快,编制带来的“不平等条约”将进一步被压缩。且国家有专门的督察小组督战,如此各机构内部的改革阻力瞬间变小,医生群体的收入构成和分配也将更加合理。
4
解决养老保险,人才队伍全面升级
《规划》明确,要建立岗位薪酬制度并完善动态调整和职业成长机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含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由此可见,“十四五”期间的基层医生养老问题将进一步改善。 同时,为更好的保护基层医师权益,3月1日《医师法》也将正式实施。其中明确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津贴、补贴政策,并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 提供了完善的待遇保障制度,《规划》还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到村(社区)就业创业。其实,基层提升
素质的决心非常大,2020年底全国基层卫生人员超过了430万人,其中执业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增加到了153万人。由此带来学历、职称、专业结构的飞速转变,为基层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李林表示,《规划》清楚写道,要着力提升基层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做好传染病、慢性病防控和儿童
等工作。 这也和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呼应,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扩大儿科、全科等短缺医师规模,人才队伍素质必须过硬。 基层高学历人才不断增多,让临床医生对传染病、慢病等知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重医疗轻预防的现状也迅速转变。特别是疫情冲击后给行业内带来了集体反思,强化预防为主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 “十四五”期间基层医疗还有许多期待,《规划》及其配套政策法规,都赋予了基层医生更多的自主权。 只有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才能让医生在执业生涯中走的更稳、走的更远。 (应受访人要求,文内李林为化名)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国家卫健委大调整:撤销疾控局、综合监督局
|
下一篇:
集采进入价廉质优新阶段,“十四五”十大趋势
相关文章
造影剂TOP10排位生变 恒瑞、科伦拿下首仿
2023-11-22
2023年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2023-11-24
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
2023-11-28
秦艽产大于销,旱情成为影响行情关键!
2023-11-17
国家药监局关于对乙酰氨基酚口腔崩解片处方药
2023-11-28
京沪粤鄂:创新国采“典型续标模式”
2023-11-19
随机文章
200亿心血管化药零售市场崛起 两大超20亿产品“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复杂注射剂开发争夺战,恒瑞、齐鲁、绿叶、石
践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持续提升医疗
瓜分2440亿美元市场蛋糕 谁会是国内CXO独角兽?
北京药企挺进高血压药TOP10 上市募资超16亿
广东省零售药店哨点监测工作规范指引(2022年第
111个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已获批上市 老赛道新血液
19家医药企业被开罚单,竟查出了这些“猫腻”!
4个厂家,3个国谈仿制药确定集采限价
国家药监局注销天智航医疗等企业医疗器械注册
269个药品可超说明书使用,阿达木单抗、奥沙利
40亿心脑血管中成药诞生!14个独家品种“霸屏”
河南安阳:内黄县全力打造百亿级康复产业集群
2022年一季度磁疗设备招采报告出炉,这省最活跃
国采进入第五批,一线代理商选品五大变化!
儿童用药不受“一品两规”和总品种数限制
1700亿市场将爆发!中药饮片TOP20排位生变
9亿口服降糖药伏格列波糖 江苏药企首家过评
老百姓三季报:营收超160亿,门店13065家
3款销量增长超100% 这20个中成药卖得最好
知名药企因垄断受重罚 恶意哄抬药价将迎监管重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