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2022中药材关键性趋势预测:涨价传导到下游,中
2022中药材关键性趋势预测:涨价传导到下游,中
发布:
11-21
分类:
医疗医学
在新冠疫情和全球性通货膨胀影响下,国内中药需求相对低迷,但原料价格却连续上涨;中药产业链各板块相互割裂态势加剧,严重阻碍中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年中药材行业将出现哪些趋势?行情拐点何时出现?新的机遇和挑战何在?
行业大背景
新冠疫情继续深度影响全球经济
截至2021年年底,新冠疫情已造成530多万人口死亡。特别是到2021年冬天,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疫情加剧,全球经济复苏再度受阻。 疫情之下:一是全球正常的生产贸易活动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全球经济下行和衰退,市场恐慌情绪扩散;二是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多种工业品供给紧张,原料价格上涨;三是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回潮,经济循环“内卷”严重。 对我国来说,一方面,外部疫情影响会通过投资、金融、产业链、进出口贸易、人员跨境流动等渠道,对我国疫情管控和经济增长带来新挑战;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全球工业中心的地位。而独特的疫情防控体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也让中国成为全球应对疫情的典范。
美元连续超发诱发全球性通货膨胀
在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夹击下,美元连续超发,深度影响美国自身和全球经济,诱发全球性通货膨胀。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12月10日,美国通胀率同比增长6.8%,达到了近四十年来的新高。更为严峻的是,预计2022年1月份美国国内CPI将达到6.9%,并在第一季度上升至平均7%,通胀压力有加大趋势。
全球大宗商品及农产品价格趋势
据卓创资讯数据,在全球性通货膨胀背景下,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整体走高,5月、10月出现两个波峰,其中10月份同比涨幅高达31.28%,创下近10年新高。 2021年11月后,随着需求萎缩,游资和热钱急于套现,指数出现明显回落,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大宗商品指数同比上涨7.47%,环比回落5.88%。 监测国际食品商品价格每月变化的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FFPI),2021年11月均值为 134.4 点,环比涨幅1.2%,但同比涨幅高达27.3%;在分项指数中,11月谷物和乳制品的涨幅最大,全球粮价再刷10年新高;其次是糖类和食用油等。这意味着后疫情时代,粮食供给危机有可能引发,饥荒人口将大幅上升。 中药传统红利期已过,企业经营多元化 一方面,随着大健康时代来临,健康产业成为继互联网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关注热点。在国内,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蓝海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中药开发方向的战略性失误加上医保控费,中药传统红利期已过。2010-2014年间中药板块始终跑赢其他
整体指数,相对医药指数的收益率最高甚至超过35%;但是,2018年后,中药板块颓势尽显,虽然营收水平总量下降不明显,相较于整体医药指数的收益差距逐年拉大,国内龙头中药企业纷纷转向大健康、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经营呈现多元化。
对中药行业影响最大的政策
近10年来,国家高度重视
产业发展,2015年至今已经先后发布20余项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文件,特别是《国家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重磅法律和文件,奠定了中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21年,国家共计出台中医药重要文件6项,其中对中药行业影响最大的有3项。一是《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这是对《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落地;二是《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背景下,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备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三是2021年9月,湖北牵头的19省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启动,涉及76种650个品规大宗中成药产品,并将直接影响相关中药原料的供给和价格运行。
八大预测
01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或将钝化
虽然2022年疫情发展仍存变数,甚至有可能还会出现新的变种毒株,但民众最基本生活工作仍要维持。笔者预计,随着第二季度北半球天气转暖,以及民众对疫情下新生活方式的适应,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逐渐钝化,呈现前高后低、逐步减弱的态势。
02
、通货膨胀问题将在2022
年得到缓解
美元超发诱发的全球性通货膨胀,是导致2020-2021年中
价格连续上涨的核心因素。但从整体趋势看,随着美元加息,2022年全球性通胀可能出现前高后低、总体回落的特征。同时,压力会从上游向中下游转移,预计2022年大宗商品和供应链紧张格局较2021年将有所缓解。
03、粮食供给紧张,中药材生产过热“降温”
全球变暖背景下,2022年国际国内不排除会出现更多的极端天气,受天气及粮食供应链影响,全球将面临粮食短缺,欠发达地区或爆发大规模饥荒。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国内遏制“非农化”“非粮化”政策意愿加强,确保主粮生产,从而降低中药材等农副产品生产积极性,持续数年的中药材生产过热得到降温,大枣、人参、西洋参、三七等大宗中药材“与粮争地”现象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倒春寒、旱涝灾害和冰雪低温,可能对2022年的中药材生产再次造成伤害,从而导致部分品种减产。
04、中药材价格上涨期结束,但仍将在高位运行
随着通货膨胀缓解和高价导致的需求减弱,加上炒作资本急于出手套现,预计2022年高企的中药材价格将成为“强弩之末”。但由于市场运行惯性和劳力成本上涨因素,国内中药材市场综合200指数仍将处于高位运行。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22年春节前后。随着资金急于回笼和市场放假,综合200指数预计将呈暂时胶着状态。 第二阶段在2022年第二季度。春节后采购启动,特别是19省联合采购的中成药企业预计会批量储备部分中标产品原料,从而引起市场行情短时反弹,市场行情依然在高位振荡。 第三阶段在2022年下半年。一方面,过量库存急待消化,囤货资本急于套现;另一方面,高价位刺激的产能开始显现,综合200指数预计将出现明显下行。
05、中药饮片增额不增量,整体原料消耗量继续下滑
近10年来,一方面,市场竞争剧烈;另一方面,饮片质量严管力度不断加强,处罚和消费者赔付加重,国内中药饮片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4.5%左右。而2021年中药材原料、包材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对本已濒临困境的中药饮片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虽然整体营收水平较2020年明显增长,但原料消耗量同比下滑3.69%左右。 2022年,在中药材原料价格仍处于高位背景下,中药饮片消费需求预计将受到抑制,继续呈现营收水平与销售量背离的反常现象。
06、中成药涨价成为常态,跨省联合集采面临严峻挑战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中药材原料的涨价传导到下游,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依次开启价格上涨通道。2022年,预计中成药的集体价格提升将成为常态,并将影响到跨省联合集采的效果,不排除“越招中标价越高”,或者品牌中成药直接不参与集采活动,放弃临床市场。
07
、中药新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成为龙头企业新赛场
一方面,国家大力扶持中药的传承与创新,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第一批100个《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2021年国家药监局又陆续发布了196个临床常用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加快中药新药审批;另一方面,传统中成药市场红利衰减,国内中药企业纷纷转战新的战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预计2022年,上述三个新型中药市场将成为各大品牌企业竞争的热点,除了“蚕食”龙头企业市场外,还有望在其中产生“爆款”品种。
08
、年轻群体的养生消费,
将成为中药产业新增长点
一方面,据国家民政部2018年公布的数据,单身成年人数已经达到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的成年人为独居;预计到2022年,独居成年人会上升到9200万,撑起一个万亿级消费市场。另一方面,虽然养生保健关注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但目前20~39岁的群体是国内养生保健消费的主力军,且呈逐年扩大趋势。 因此,对于中药企业和
而言,如何针对青年群体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渠道,将是未来10年市场占领的关键,也将成为中药产业新增长点。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药监局: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
|
下一篇:
400亿大市场,艾叶成为中医药康养“第一股”!
相关文章
秦艽产大于销,旱情成为影响行情关键!
2023-11-17
京沪粤鄂:创新国采“典型续标模式”
2023-11-19
国家药监局关于对乙酰氨基酚口腔崩解片处方药
2023-11-28
造影剂TOP10排位生变 恒瑞、科伦拿下首仿
2023-11-22
2023年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2023-11-24
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
2023-11-28
随机文章
国采进入第五批,一线代理商选品五大变化!
践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持续提升医疗
2022年一季度磁疗设备招采报告出炉,这省最活跃
河南安阳:内黄县全力打造百亿级康复产业集群
3款销量增长超100% 这20个中成药卖得最好
4个厂家,3个国谈仿制药确定集采限价
19家医药企业被开罚单,竟查出了这些“猫腻”!
9亿口服降糖药伏格列波糖 江苏药企首家过评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老百姓三季报:营收超160亿,门店13065家
269个药品可超说明书使用,阿达木单抗、奥沙利
国家药监局注销天智航医疗等企业医疗器械注册
1700亿市场将爆发!中药饮片TOP20排位生变
111个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已获批上市 老赛道新血液
儿童用药不受“一品两规”和总品种数限制
知名药企因垄断受重罚 恶意哄抬药价将迎监管重
北京药企挺进高血压药TOP10 上市募资超16亿
广东省零售药店哨点监测工作规范指引(2022年第
200亿心血管化药零售市场崛起 两大超20亿产品“
复杂注射剂开发争夺战,恒瑞、齐鲁、绿叶、石
瓜分2440亿美元市场蛋糕 谁会是国内CXO独角兽?
40亿心脑血管中成药诞生!14个独家品种“霸屏”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