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科创板年内最高价股来了!已有16家药企折戟
科创板年内最高价股来了!已有16家药企折戟
发布:
11-20
分类:
医疗医学
11月30日晚间,百济神州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192.60元/股,初步发行数量约为1.15亿股,预计扣除承销费和其他预计发行费用前的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21.6亿元(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前)。 经Wind数据统计,年内发行价最高个股为今年8月在
板上市、同属于生物
领域的抗疫概念股义翘神州,发行价高达292.92元/股,百济神州此番则紧随其后成为年内第二高价股。不过就板块来看,百济神州此次确定的发行价也创造了科创板市场年内第一高价股,在全部科创板
中位居第四位,仅在石头科技、福昕软件、康希诺之后。 此前,百济神州已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港交所上市,若此次顺利登陆科创板,不仅将成为首个从纳斯达克回归科创板的中概股,也将成为全球首家在“A+H+N”三地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在聚焦“硬核创新”的科创板市场上,百济神州能否继续获得资本青睐?
持续亏损
打通多重融资渠道
自2010年成立发展至今,百济神州已经由一家研发型生物科技公司成长为全面整合的一体化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拥有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等创新药开发全周期的能力,通过具有前瞻性的研发战略,打造差异化的丰富管线储备,并提前发力国际化,持续构造“同类首创”“同类最优”的竞争优势。 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百济神州的商业化产品及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共有48款,包括10款商业化阶段药物、2款已申报候选药物和36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其中,泽布替尼胶囊、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以及帕米帕利胶囊这3款自主研发药物正在上市销售,8款自主研发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在研阶段,以及37款处于临床或商业化阶段的合作产品。 但新药研发、生产、商业化素来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过程,在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监管审查、生产、商业化推广等多个环节的持续投入,也导致百济神州在报告期内持续亏损。2018-2020年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百济神州研发费用分别为459,658万元、658,828万元、894,255万元和 415,137万元。而截至今年6月,百济神州累计未分配利润为-300.76亿元。 依旧存在资金上的较大需求显然是百济神州选择继续奔赴科创板的重要原因,公告显示,百济神州计划将本次科创板发行的募集资金净额投入到药物研究、临床开发、中国境内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建设、中国营销团队扩充,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有业界人士指出,由于科创板企业更具有“科创”属性,百济神州作为本土企业参与其中能够让国内投资人有更多了解机会,打通多重融资渠道对其未来发展极为有利,是实现继续发展的重要步骤。 同样受到业界关注的还有从H股回科创板上市的荣昌生物。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体融合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双特异性抗体等治疗性抗体药物的发现、开发与商业化的荣昌生物,之前以5.9亿美元创造了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IPO募资的最高纪录。截至目前,荣昌生物新药研究涉及20余款候选生物药,其中10余款新药产品处于商业化、临床研究或临床申请(IND)准备阶段,且均为靶向生物创新药。科创板招股书显示,本次荣昌生物计划募集的资金总计约为40亿元。两家创新药企将在科创板作何表现,值得业界继续关注。
今年已有16
家药企折戟科创板
在国内医药创新生态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生物医药赛道备受投资者关注。但在生物医药领域,如何保持短期盈利与长期发展这二者之间的平衡是所有生物医药类企业都需要面临的时代考题,而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进一步发展成为近年来诸多创新药企的共同选择。继美股、港交所之后,科创板正在成为新兴的生物医药上市热门地。 上交所科创板官网数据显示,2019年上市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有16家,2020年上市34家,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已有31家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成功上市。但随着上市审批
趋向严格,已有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折戟”科创板。有数据显示,2019年7月-2021年11月26日,包括索元生物、晶云药物、吉凯基因、海和药物等在内29家生物医药企业的科创板IPO审核被终止,其中就包含今年以来的16家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已明显高于前两年的总和。 例如在9月30日,上交所发布通告以“主动撤回申请”为由正式宣布终止苏州晶云药物科创板IPO审核;9月23日,上海吉凯基因医学因条件不符合被终止科创板IPO审核;9月22日,上海海和药物也因条件不符合被终止科创板IPO审核。除此之外,奥普生物、北京天广实生物、亿腾景昂等均在业内传出科创板IPO终止的消息。 对于创新药企而言,持续未盈利是难以避免的现实发展难题。面对持续增长的研发费用,如何平衡其与创新药高风险投资、医保支付能力有限这三者间的矛盾,考验的是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尽管闯关资本市场看似是发展“捷径”,但在我国医药创新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背景下,科创板无疑将会愈发强调“硬核创新”特质,欠缺真正科创属性的生物医药企业的上市之路只会充满荆棘,研发“烧钱”模式不可持续。唯有注重创新能力、强调临床价值的企业方可脱颖而出。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胰岛素国采中选结果出炉!6张图表读懂
|
下一篇:
打通产业链条 体外诊断试剂原材料国产化提速正
相关文章
中疾控专家:现阶段来看XBB毒株难以形成大规模
2023-11-23
耗材集采招式凌厉 行业经营生态正发生改变
2023-11-22
2021年获批上市重点治疗领域药品品种一览表
2023-11-22
习近平关于中医药的指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为
2023-11-19
由后付制转向预付制 门诊支付方式应该如何改?
2023-11-17
进攻8000亿市场!26款1类新药登场 54个新品冲刺上
2023-11-28
随机文章
国家药监局通告加强放射性药品管理有关事宜
抗肿瘤中成药1类新药来袭,冲刺10亿大品种!
海南省药监局积极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研
“柴达木粮仓”:枸杞采摘让农民走出富民“幸
软紫草禁止采挖,价格大幅上涨!
疫情已经持续两年了 新冠肺炎治疗进展如何?
降脂“一哥”止跌!新药暴涨165%,10亿大品种承
44个集采品种开始续约 超十亿大品种进退抉择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国家药监局批准10个医用氧产品上市
关于增设吉林省珲春口岸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的
国家卫健委:正指导各地加快发热门诊建设
江中药业手握超10亿品牌 研发投入暴涨五成
太极集团荣登2020年OTC生产企业榜单 多产品排名榜
+5%!医疗保障惠民生 完善体系建设让百姓更有“
抗肿瘤注射液首家过评 山东药企即将获批
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超300万,逾九成受访者不知可
健康元拿下超10亿吸入剂 新一轮国采再添猛将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盐酸赖氨酸注射剂说明书的
消化系统中成药再迎1类新药 Top10(附名单)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
贵州医药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重点药物 全力保障群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