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三孩”政策下,辅助生殖市场有哪些机会?
“三孩”政策下,辅助生殖市场有哪些机会?
发布:
11-17
分类:
医疗医学
医药网7月8日讯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强调,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东方财富网显示,“三孩”政策发布当天,资本市场“辅助生殖”板块增长3.09%。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Frost Sullivan数据显示,在不孕症患病率上升和“二孩”政策激励等因素影响下,2014年—2018年,我国辅助生殖服务市场以13.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三孩”政策下,预计未来将迎来更高的增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在庞大的市场规模下,我国专注于辅助生殖领域的企业数量却屈指可数,主要有贝康医疗、锦欣生殖、丽珠集团、亿康基因及韦拓生物等。众成医械数据显示,贝康医疗、锦欣生殖第一时间享受到了“三孩”政策红利,两家企业港股全面拉升。5月31日,贝康医疗最高涨幅超15%,锦欣生殖超17%。 2020年2月,贝康医疗的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获批上市。2020年,贝康医疗还交出了一份较为亮眼的“成绩单”:企业年度营收达8110万元,同比增长45%;毛利润达2771万元,同比增长5%。 锦欣生殖则专注于辅助生殖中的试管婴儿服务(IVF)市场,成为辅助生殖龙头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锦欣生殖2020年营收有所下降。据锦欣生物年报显示,其2020年收益约14.26亿元,同比减少13.5%;纯利约2.6亿元,同比减少38.1%。 除了以上专注于辅助生殖领域的企业外,威高、博奥、安图等少数非该领域的医疗器械企业也开设了辅助生殖相关业务。
多方因素收紧行业准入
千亿元规模的辅助生殖服务市场连年增长,为何国内企业甚少入局?主要原因在于,辅助生殖是杂糅了道德风俗、社会文化和医学科技的“混血儿”,在我国,辅助生殖产业不仅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还受到法律
的严格管控。 2001年2月,我国颁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和《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并于当年8月开始施行。同年5月,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及技术规范、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出台,后在2003年10月进行修订,并沿用至今。2006年4月,《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人类精子库培训基地认可标准及管理规定》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校验实施细则》发布,进一步细化辅助生殖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步骤。2015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配置规划指导原则(2015版)》《关于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审批的补充规定》等辅助生殖相关政策要求出台。在一系列法规规范下,我国辅助生殖行业监管严格,准入门槛很高。 按照《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分为人工授精(A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及其各种衍生技术。各类衍生技术包括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胚胎冻融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等。由于涉及道德伦理及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因素,代孕及克隆等方面的技术在我国法律层面上已被明令禁止。 据国家卫生
委员会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有517家,其中90%为公立
,经批准开展PGD服务的医疗机构共有70家,约占全国辅助生殖机构总数的13.5%。
本土企业积极抢占市场
辅助生殖领域
主要包括辅助生殖高值耗材(如胚胎冷冻/解冻液、胚胎培养液、PGT试剂等)、辅助生殖固体耗材、辅助生殖专用仪器,属第二类或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前,我国辅助生殖医疗器械市场以进口产品为主,95%的市场份额被国外
占据。随着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落地,在我国人群不孕症发病率连年增长的背景下,辅助生殖服务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与此同时,在市场需求增长及国外产品的垄断压力下,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将加大马力,提高研发生产力度,积极抢夺本土市场份额。 据众成医械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我国共有60余项辅助生殖医疗器械产品获批,其中,国产产品40项左右,且审批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地区分布上,获批国产辅助生殖产品的企业大多分布在广东、江苏等地区,其中广东以9件产品位居全国首位,占比超两成。 未来,本土辅助生殖医疗器械企业在加大研发生产力度的同时,也需要根据自身优势,聚焦运营管理和渠道建设,结合本土特征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话语权。(众成医械研究院供稿)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厚积薄发 国产CT球管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
|
下一篇:
以推广三明经验为抓手 推动全国医改走深走实
相关文章
京沪粤鄂:创新国采“典型续标模式”
2023-11-19
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
2023-11-28
国家药监局关于对乙酰氨基酚口腔崩解片处方药
2023-11-28
2023年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2023-11-24
秦艽产大于销,旱情成为影响行情关键!
2023-11-17
造影剂TOP10排位生变 恒瑞、科伦拿下首仿
2023-11-22
随机文章
知名药企因垄断受重罚 恶意哄抬药价将迎监管重
4个厂家,3个国谈仿制药确定集采限价
200亿心血管化药零售市场崛起 两大超20亿产品“
北京药企挺进高血压药TOP10 上市募资超16亿
践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持续提升医疗
2022年一季度磁疗设备招采报告出炉,这省最活跃
3款销量增长超100% 这20个中成药卖得最好
269个药品可超说明书使用,阿达木单抗、奥沙利
19家医药企业被开罚单,竟查出了这些“猫腻”!
老百姓三季报:营收超160亿,门店13065家
儿童用药不受“一品两规”和总品种数限制
9亿口服降糖药伏格列波糖 江苏药企首家过评
复杂注射剂开发争夺战,恒瑞、齐鲁、绿叶、石
1700亿市场将爆发!中药饮片TOP20排位生变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111个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已获批上市 老赛道新血液
广东省零售药店哨点监测工作规范指引(2022年第
河南安阳:内黄县全力打造百亿级康复产业集群
国采进入第五批,一线代理商选品五大变化!
国家药监局注销天智航医疗等企业医疗器械注册
瓜分2440亿美元市场蛋糕 谁会是国内CXO独角兽?
40亿心脑血管中成药诞生!14个独家品种“霸屏”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